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式是什么?
电流、电压、电阻、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参数之间存在如下换算关系。
功率=电流*电压
功率=电压*电流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符号P单位W;
电压:符号U,单位V
电阻:符号R,单位Ω;
电流:符号I,单位A;
一般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功率之间的相关性01串联电路相关特性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它通过关系联系起来。
各地的电流都是一样的。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电阻之和:R=R1+R2;
电路中用电器电压之比等于电阻:U1:U2=R1:R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W=W1+W2;
各功率之比相等电阻比与端电压比:W1:W2=R1:R2=U1:U2;
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与端电压之比: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
02并联电路相关特性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I=I1+I2;
各处的电压都相同:U1=U2=U;
总电阻等于每个电阻除以每个电阻之和的乘积。
R=(R1R2)/(R1+R2);
总电阻功率等于各个电阻功率之和。
W=W1+W2;
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I1:I2=R2:R1
功率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当前。
电阻比:W1:W2=I1:I2=R2:R1;
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与电流的反比之比。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
线路功率负载相关计算公式
功率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功率W(P)=电流A(I)*电压V(使用)。
我国家庭市电电压一般为220V,因此家庭线路负载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1.5平方毫米线路电流=10A输送功率=10A*220V=2200W;
2.5平方毫米的线电流=16A;功率=16A*220V=3520W;
4平方毫米线电流=25A承载功率=25A功率=32A*220V=7064W;
不同制冷功率的空调驱动功率如下。
示例:
3级能效空调1P=726W;三级节能空调1.5P=1089W
三级节能空调2P=1452W;3级能效空调3P=2178W;
在打开空调的瞬间,空调的最大峰值可达额定功率的2至3倍,因此计算依据3.该值乘以最大值:
1P空调开启瞬间的峰值功率为726W*3=2178W,所以选择至少1.5平方米的线路。
1.5P空调开机时最大功率为1089W*3=3267W,所以选择2.5平米以上的线路。
2P空调开机时最大功率为1452W*3=4356W,所以选择4平方米以上的线路。
3P空调开机时最大功率为2178W*3=6534W,所以选择6平米以上的线路。
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如何?
1.串联电路①电流:i=i1=i2②电压:U=U1+U2③电阻:R=R1+R2
2并联电路①电流:i=i1+i2。
②电压:U=U1=U2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RTotal=R/n
欧姆定律相等。
I(电流)=U(电压)/R(电阻)
当电阻一定时,电压和电流与R=U/I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电阻和电流与U成反比;=I*R
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I=U/R
扩展信息
热效应
导体通电。
当电流通过时,就会产生热量。
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热效应。
例如:大家熟悉的焦耳定律(Q=I²Rt):这是一个定量解释传导电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定律。
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电的运动产生磁力):奥斯特发现任何有电流流过的导线都能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称为电的磁效应当前的。
。
(Bio-Safar法则)
化学作用
电的化学作用主要在于带电粒子(电子或离子)参与电流,引起物质的化学变化。
水的电解,或者化学中的电镀,是电流的化学作用。
(法拉第电解定律)
参考资料:百度电流百科、百度电压百科、百度电阻百科
电阻与电压、电流有何关系?
电阻、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如下:1、欧姆定律: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V与电流I之比,即R=V/I。这意味着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保持恒定时,如果电压增大,则电压减小,电流也会增大;这是因为电阻是恒定的,电压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电流的大小。
3、电压与功率的关系:根据功率公式P=V*I,电压与电流的乘积等于功率。
这意味着电压增加导致功率增加,电压降低导致功率减少。
简而言之,电阻是材料的一种特性,决定了其中流动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压的变化会引起电流的变化,电流的变化又会影响功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