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标准国家规范
法律分析:保护接地的概念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在绝缘损坏时带电,危及人身安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铠装钢带(钢丝)、铅板或屏蔽罩通过接地装置接地。
这个过程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要求包括:所有电压在36V以上的电气设备以及可能产生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必须配备保护接地。
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
保护接地标准如下: 1、主接地: - 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铠装、铅护套、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所有电气设备必须连接到主接地电极,形成电网地。
主接地极应埋设在主、副水箱内。
主接地电极必须采用防腐钢板,面积不小于0.75㎡,厚度不小于5mm。
当置于钻孔内的电缆无法与主接地极连接时,必须形成单独的分区接地网络,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连接变电站主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排的接地排宜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裸铜线、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丝或镀锌铁。
导线的厚度不小于4毫米,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
2、局部接地: ——下列地点应安装局部接地极: ——各矿区变电站(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 每个室包含单独安装的电气设备和高压电气设备。
- 每个低压配电点或位置都有 3 个或更多电气设备。
——采煤工作面无低压配电点且采掘工作采用电力供电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道(带式运输巷道),必须至少安装一根局部接地极。
。
一个单独的变电站。
-连接电气铠装电缆各接线盒和高压电缆连接装置。
要求: ——埋在沟渠或潮湿地方的局部接地电极,可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
——埋设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电极,可采用镀锌铁管。
铁管直径不得小于35mm,长度不得小于1.5m。
必须在管道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毫米的孔。
铁管必须垂直于地面(偏差不超过15°),并且必须埋在潮湿的地方。
- 若埋管困难,可采用2根长度不小于0.75m的镀锌铁管,直径不小于22mm。
每根管子上必须至少钻10个直径不小于5毫米的孔。
两根铁管垂直于地面(偏差不超过15°),必须安装在潮湿的地方。
两根管道超过5m。
- 如果是干土坑,铁管周围区域必须填充沙子、煤和盐的混合物或长效抗蚀剂还原剂,沙子和盐的体积比约为6:1; 。
矿区配电点及其他机电房的辅助接地排必须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裸铜线、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镀锌。
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钢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发电设施、变电站设施、电力线路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
在电力设施周围进行爆破等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活动,必须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规定,经批准并采取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的措施后进行。
判定设备接地电阻合格,其数值为多少欧
设备接地电阻的额定值根据设备类型、使用场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工业场所,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4欧姆。
例如,对于工厂中的电机、配电柜等设备,接地电阻为4欧姆及以下,可以保证设备漏电时,电流能够消散,保护人员免受触电事故的影响。
接地并防止设备损坏。
对于防雷接地,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欧姆。
在防雷系统建设中,整个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30欧姆,这样可以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大地,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和室内设备造成的损害。
在通信系统中,接地电阻要求比较严格,一般不大于1欧姆。
通信设备对接地电阻有很高的要求,以保证通信信号的稳定性,减少干扰,保证通信质量。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设备或场所,接地电阻的合格值会更加严格。
因此,判断设备接地电阻是否合格,必须根据具体设备及相关标准规范来确定。
接地电阻值标准为多少 接地电阻阻值标准
1. 独立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10Ω;
2. 独立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4Ω;
3. 独立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4Ω;
4. 独立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4Ω;
5. 共用接地体(共同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如何安装地线
安装地线时,不能使用水管作为地线。
如果是浴室,应采用等电位连接,或者接地系统与供电系统一致。
1. 请勿使用水管作为接地线。
这里所说的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种做法通常发生在一些老社区。
大多数新建住宅楼基本都安装了可靠的接地线。
对于老式房屋,很多人都用水管作为接地线。
这是一种完全不可靠且危险的做法。
2. 浴室内应采用等电位连接。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在安全电压下,人不会被电击。
浴室环境潮湿,人即使接触50V以下的安全电压也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3. 接地系统应与电源系统一致。
在进行电气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住宅电源的来源以及电源的接地系统。
接地保护措施应与电力系统一致。
接地系统分为TT系统、TN(TN-C、TN-S、TN-C-S)系统和IT系统。
建筑物的接地系统是怎样的?
1. 现在大楼的接地系统基本采用TN-S系统,又称三相五线制。
该系统有五根线,三根火线,一根零线,一根地线。
这里的地线是为了保护零线。
线PE线;
2. 具体方法是利用桩内钢筋,然后与基础钢筋连接,再与柱内主筋连接,最后与屋面防雷条、接风口连接。
一楼预留接地测试场地。
基础部分完成后,需要对接地系统进行测试。
接地电阻,若测量值小于4Ω则合格,否则需加人工接地极;
3. 人工接地电极的方法是在基础外2米左右增设人工接地电极,并在基础周围增设人工接地电极。
接地,基础四周四个角和中间不应大于5个,每隔10米必须加人工接地极。
接地极可选用60×60角钢或DN50钢管。
打入地下的深度不应小于2.5米。
然后用不小于40×4的镀锌扁钢将接地极连接到大地。
连接基础主筋直至测量接地电阻小于4Ω。
什么叫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测试标准是什么?
接地电阻是指电流从一个接地装置流到大地,再经大地流到另一个接地体或远方时所产生的电阻。这个概念包括地线和地球体本身的电阻、地球体与大地之间的接触电阻、两个地球体之间的地球电阻或地球体对无限远地球的电阻。
接地电阻测试标准通常要求接地电阻值小于0.1欧姆。
如果测试结果小于0.1欧姆,则无需进一步测试。
相反,如果测试结果大于0.1欧姆,则必须从电源线重新连接到器具的接地端子进行测试。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接地电阻过大会导致故障发生时电流无法快速有效地散失到大地,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性能。
对于特定电流,如12V25A,测试接地电阻时需要专业的测试仪器。
这是因为较大的电流会给测试设备和人员带来安全风险,因此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