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公式中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电压、电流关系如何计算?
1.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基础:I=U/R,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
串联电路中电流均匀流动:I=I1=I2= =In,电压遵循U=U1+U2+ +Un,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的电流定律为:I=I1+I2+ +In,各支路电压恒定U=U1=U2= =Un=U,计算出总电阻。
规则为:R总计=R1+R2+ +Rn并且1/R总计=1/R1+1/R2+ +1/Rn。
12.电能通用公式
13.P=W/t表明功率是功与时间的比值。
对于电阻电路,Q=I2Rt揭示了焦耳定律的应用。
对于所有电路,功率之和P=P1+P2+ +Pn适用。
17.P=I2R和18.P=U2/R是纯电阻电路的特殊公式,而W=Q仅适用于纯电阻,所有能量都转化为热量。
3.透彻理解电路特性22.串联电路中的电功率比为P1:P2=U1:U2=R1:R2,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比为P1:P2=I1:I2=R2:R1。
背公式很重要,但关键是要灵活运用,让知识活起来!
祝您电气探索之旅一帆风顺!
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比例关系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特点:(指R1、R2串联,串联越多,电阻越大)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同)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若串联n个等效电阻,则R总=NR④分压效果:=计算U1、U2,可得:;:I1:I2=1:1电阻并联有以下特点:(指R1、R2并联,并联越多,阻值越小)①电流:I=I1I2(主电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主电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压的倒数之和)每个电阻的)如果并联n个等效电阻,则R总计=R④评级效果:;定义:物体存在的电荷量称为电,用符号“Q”表示。(2)单位:库仑(库),用符号“C”表示。
(3)检查:验电器(结构、原理、用途)。
2、电流:(1)定义: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电流)。
用符号“I”表示。
(2)公式:I=Q/t(定义公式)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
(3)单位:国际单位——安培(A)(A)常用单位有毫安(mA)和微安(μA)。
(4)测量:电流表。
(5)电路特性: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同,即:I1=I2=I3= =并联电路中,主电路中的电流等于各电流之和各支路中,即Itotal=I1+I2+…+In3,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自由电荷向一个方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用符号“U”表示。
(2)电源的作用:电源在导体两端产生电压,它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其他形式的能量。
(3)单位:国际单位——伏(V)(V)常见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4)几种电压值:1、一节干电池电压U=1.5伏2、每节铅电池电压U=2伏3、照明电路(家用电路)电压U=220伏4、效果在人体上。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U≤36伏)(5)测量:电压表。
(6)电路特性: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电路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
即U=U1+U2+…+Un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即U=U1=U2=…=Un4,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抵抗力称为电阻。
用符号“R”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欧姆(ohm)(Ω),常见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3)决定电阻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其本身的特性。
其尺寸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
(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
(5)等效电阻: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即,RTotal=R1+R2+ +Rn如果每个电阻为r,则R=nrb等于电阻倒数之和。
即1/R=1/R1+1/R2+…+1/Rn如果每根并联导体的电阻为r,则1/R=n/R:R=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