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根据功率大小选择电缆截面,计算公式
根据功率,计算出电流,然后用电流除以电流密度,得到电缆截面积
1. 单相电压U、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
截面积=P÷U÷6(平方毫米)
(P为功率,单位为瓦,U为电压 单位为伏特,6为电流密度为6A/mm²)
2、三相电压U、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公式:
Cross-section 面积=P÷(1.732xUx0.85)÷6
(P为功率,单位瓦特,1.732为√3,U为电压,单位伏特,0.85为功率因数,6为电流密度 为6A/mm²)
扩展信息:
电缆截面积是指电缆的截面积 相线,不是整个电缆的横截面积。
根据功率,计算出电流,然后用电流除以电流密度,得到电缆截面积
单相电流=功率÷电压< /p>
三相还需要根据功率和电压计算电缆电流,然后根据电流密度计算电缆截面积
38 0V,50HZ, cosθ=0.85 交流功率 P=√3×380×I×cosθ
电流 I=P÷(√3×380×0.85)
截面积 = I/ 6(A/mm²)
三相电路的总功率。
它等于各相功率之和。
三相电路分为对称三相电路和不对称三相电路。
功率可分为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三相负载的瞬时功率p=pA+pB+pC=3UpIpcosθ=P。
可见,对称三相电路中三相负载的瞬时功率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固定值,等于平均功率P。
如果负载是 三相电机,由于其瞬时功率不随时间变化,其瞬时扭矩也恒定,因此电机运行平稳。
这是对称三相电路的优点之一。
三相瞬时功率恒定的三相系统称为平衡三相系统。
由此推导出三相电机功率P=√3×380×I×cosθ
三相电源与三相负载有两种连接方式 模式:星型和三角型。
三相电源与三相负载通过传输线(其阻抗为ZL)连接构成三相电路时,可形成五种连接方式,称为Y0-Y0连接(中性点接法) 线)、Y-Y接法(无中性线)、Y-△接法、△-Y接法和△-△接法分为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三相电路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三相电路电源
电缆的截面积怎么计算
电缆横截面是电缆尺寸的关键测量指标,通常以平方毫米 (mm²) 表示。在电气工程领域,了解电缆接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直接影响电缆的载流量、成本和安全性。
电缆截面计算主要公式:截面(mm²)=π×(直径/2)²,π约等于3.14,直径为直径的直径。
电缆接头。
当电缆各个导体的直径已知时,计算电缆横截面积的公式会有所不同。
此时,可采用如下公式:截面(mm²)=π×(单管弦直径/2)²×导体数量。
其中,单根导体直径是指电缆中的单根导体直径,导体数量是指电缆中导体的数量,包括电缆的隔热层。
利用这个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电缆的截面积,从而为设计和选型提供依据。
了解这些计算方法对于电气工程师和电缆制造商来说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正确计算截面不仅可以保证电缆的性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例如,选择合适的电缆接头将减少电缆损耗并提高电力传输效率。
同时,通过精确的计算,可以避免电缆加载带来的安全风险。
另外,电缆截面的正确计算还包括电缆的选择和使用,例如在电力系统中,不同截面的电缆适用于不同的负载和电压等级。
合理选择电缆接头,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安全可靠。
总之,掌握电缆截面计算方法是电气工程的一项必备技能。
它不仅关系到电缆的性能和成本,而且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和效率。
因此,对这些数学公式的透彻理解和灵活应用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