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公式
初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如下:
1. 中学物理公式
1. v = s÷t。
时间公式:时间=距离÷速度,t=s÷v。
距离公式:距离=速度×时间,s=v×t。
压力公式:压力=压力÷承载面积,p=F÷S。
液体压力公式:液体压力=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深度,p=ρgh。
2. 浮力公式:浮力=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F=位移ρgV。
功公式:功=力×距离,W=Fs。
功率公式:功率=功÷时间,P=W÷t。
电能公式:电能=电流×电压,P=UI。
热量公式:热量=比热容×质量×温度变化,Q=cmΔt。
2. 高中物理公式
1. 动量定理:动量变化=动量,Δp=I。
动量守恒定律:系统初始动量之和=系统最终动量之和,m1v1+m2v2= m1v1′+m2v2′。
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初始机械能之和=系统最终机械能之和,E1+E2=E1′+E2′。
2. 动能和势能的换算公式:动能的增加=势能的减少,ΔEk = -ΔEp。
平行四边形法则:合力矢量=两个分力矢量的矢量和,Fsum=F1+F2。
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角速度×半径,v=ωr。
万有引力公式: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常数×质量1×质量2÷距离平方,F=Gm1m2÷r²。
3. 表面张力公式: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液膜面积,σ=γ·A。
摩擦力公式:摩擦力=摩擦系数×正压力,f=μN。
胡克定律公式:弹簧力=弹簧系数×弹簧伸长或压缩,F=kx。
公共点力平衡公式:合力为零,F1+F2=0或F1-F2-F3-…-Fn=0。
物理公式的作用
1. 描述自然现象:物理公式可以准确地描述自然现象和规律,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能量转换和物质属性。
信息。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描述物体的加速度、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2. 建立数学模型:物理公式通常是由数学符号和方程组成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理问题。
利用数学工具,我们可以对物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
3. 预测与推导:物理公式不仅可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还可以用来预测未知的现象并推导新的物理量。
例如,利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我们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无论学习什么学科,整理知识点都非常重要。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物理官方总结》,请大家看一下。
力学部分 1. 速度:V=S/t2,重力:G=mg3,压力:p=F/S5,浮力:(1)F'-F(压差) (2) F float = G-F(表观重力) (3)F浮子=G(浮动,浮动) (4)阿基米德原理:F浮子=G线=ρ液体gV线 7.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8。
理想滑轮:F=G/n10。
运动)/n(垂直方向) 11. 工作量:W=FS=Gh(将物体举高) 12. 功率:P=W /t=FV13. 工作原理:W 手 = W 机器 14. 实际机器: W 总计 = W 已 + W 额外 15. 机械效率: η = W 已 / W 总计 16. 滑轮组效率: (1) η = G /nF(垂直方向) (2) η = G/ (G + G 运动) (垂直方向不包括摩擦力) (3) η = f/nF (水平方向) To) 加热 第 1 部分. 吸热: Qabsorb = Cm (t-t0) = CmΔt2 加热。
释放量:Q释放量=Cm(t0-t)=CmΔt3 熔炉和热机效率:q=Q/m4。
: η = Q 有效利用率 / Q 燃料 5. 热平衡方程:Q 发射 = Q 吸收 6. 热力学温度:T = t + 273K 电力学术部分 1. 电流强度:I=Q 功率/t2,电阻:R= ρL /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通用公式) (2)Q=UIt =Pt=UQ电=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2) )U=U1+U2(3)R=R1+R2(4)U1/ U2= R1/R2(分压型) (5) P1/P2=R1/R26 并联电路: (1) I=I1+I2 (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并联型) (5) P1/P2=R2/R17 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8。
功率: (1)W=UIt=Pt=UQ (通用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 功率: (1)P=W/t=UI (通用公式) (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 ) 泛读: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1. 深入总结各章知识 2. 进行适当的课后练习 3.多看教材
初中物理的计算公式大全
质量 m 千克 kg,m=pv 温度 t 摄氏度 速度 v m/s m/s,v=s/t 密度 p 千克/m?kg/m?,p=m/v; F 牛顿(ku) N、G=毫克压力 P 帕斯卡(Pascal) Pa、P=F/S 功 W 焦耳(Joule) J、W=Fs 功率 P 瓦特(watt) w、P=W/h 电流 I 安培(安培) A, I=U/R 电压 U 伏特 (伏特) V, U=IR 欧姆; Ω、R=U/I 电功率 W 焦耳(Joule) J、W=UIt 电功率 P 瓦特(Watt)w、P=W/t=UI。热量Q焦耳(焦耳)J,Q=cm(t-t°比热c焦耳/(千克°C)J/(千克°C)真空中3×108米/秒;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浮力及其产生原因: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推力时,称为浮力。
垂直向上:液体与物体之间的压力差,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浮力等于物体所产生的重力,即F float = G 液体排出量。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力计算公式: F float = G-T = ρ 液体 g V row = F 物体漂浮时: F float = G 物体和ρ 物体ρ 液体 欧姆定律: 公式:I=U/R;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
如果特定导体的电压改变,电流也会改变,但电阻值不会改变。
串联电路特性:①I=I1=I2; ②U=U1+U2; 当两个不同电阻的导体串联时,电阻较大的导体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并联电路特性:①U=U1=U2; ②I=I1+I2; 两个不同电阻的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较小,电阻较大的导体通过的电阻较小。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公式:W=UQ; W=UIt=U2t/R=I2Rt; 单位:W焦耳; 电功率P: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电功,表示电流做功的速度。
【电力输出大的电气设备工作速度快。
】公式:P=W/h; P=UI(P=U2/RP=I2R)。
单位:W焦耳; 电能表(瓦时表):测量电器消耗电能的仪器。
1千瓦时=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