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并联计算方法详解三个电阻并联公式及应用

请问三个电阻并联的公式是什么?

三个电阻并联的公式为:总电阻R=1/(1/R1+1/R2+1/R3)。
两个电阻并联的公式为:1/R=1/R1+1/R2。

详细分析

假设有三个电阻R1、R2、R3

首先将R1和R2视为一个整体,记为Ra。
1/Ra=1/R1+1/R2(记为公式1)

所以有:两个电阻Ra和R3并联,记为和R,和1/R=1/R12+1/R3(记为式2)

结合式1和式2可得:1/R合计=1/R1+1/R2+1/R3

故:R=1/(1/R1+1/R2+1/R3)

并联电阻计算公式:1.电流计算

Itotal=I1+L2+ +In

即总电流等于流过各个电阻的总电流

2.电压计算

Utotal=U1=U2==Un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31/R1+1/R2++1/Rn

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的倒数

对于串联和并联n个相等的电阻,公式简化为串联R=n*R并联R=R/n

3串联分压、并联分压

三个电阻并联怎么算电阻?

总电阻值的计算

1/Rtotal=1/R1+1/R2+……+1/Rn,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总电阻之和部分电阻的倒数

特别是,两个并联电阻的总值为:RTotal=(R1*R2)/(R1+R2)

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并行,简化式中R和=R/n。

例如,问题中一个电阻为20欧姆,另一个电阻为40欧姆,如何计算并联总电阻

①使用公式R总计=(R1*R2)/(R1+R2)

R总计=20*40/(20+40)=40/3

②根据电阻并联公式1/Rtotal=1/R1+1/R2+……+1/Rn,将各点除以电阻的倒数相加,相加的倒数即为并联总电阻。
即1/20+1/40=3/40,所以总电阻=40/3。

①②两次计算结果相同,都是40/3,大致等于13.3。

3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

三个电阻并联,总电阻R=1/(1/R1+1/R2+1/R3)。

详细分析

假设有三个电阻R1、R2、R3。
首先我们将R1和R2总计记为R121/R12=1/R1+1/R2现在两个电阻R12和R3并联,记为Rtotal。
1/R之和=1/R12+1/R3。
结合以上两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1/R=1/R1+1/R2+1/R3。

那么R总是=1/(1/R1+1/R2+1/R3)。
对于问题中的示例R=1/(1/5+1/10+1/15)=30/11Ω

扩展信息

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分支电压相等,主周期等于各支路之和。

说明:若电阻R1、R2、R3、 、Rn并联,则存在一条电压U1=U2= =Un

路径。
电路电流:In=I1+I2+ +In,由于P=UI,I=U/R,

所以并联电阻的功比为P1:P2:P3 Pn=(U1^2/R1):(U2^2/R2)…(Un^2/Rn)=(1/R1):(1/R2)…(1/Rn),因为它是纯的电阻,加热比Q1:Q2…Qn=(1/R1):(1/R2)…(1/Rn)。

电阻简介

电阻(通常用“R”表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力。
控制器的电阻越高,控制器对电流的阻力就越大。
不同的控制器通常具有不同的电阻。
控制器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Ω,符号是Ω。

三个电阻并联怎么算

1/R=1/R1+1/R2+1/R3,三个以上也同样。

文章推荐

电阻计算公式及其适用范围详解

电阻计算公式及其适用范围详解

电阻定义式的适用范围电阻的定义为R=U/I,即电阻=电压/电流,因此适合纯电阻电路计算。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反之,电阻越小,通过它的电流越大

4芯4x240铜电缆一米重量解析

4芯4x240铜电缆一米重量解析

请问4×240+1×120铜芯电缆一米的含铜量是多少千克啊?铜含量:8.9×1000公斤/立方米;4×240+1×120电缆:4×240+1×120=1080平方毫米=10.8平方厘米=0.00108平方米,一根一米铜电缆的体积:0.00108平方米

架空导线厂家有哪些

架空导线厂家有哪些

电线十大名牌排名榜有哪些品牌排名前十的电线品牌包括远东电缆、亨通光电、民兴电缆、宝胜电缆、上上电缆、起帆、江南电缆、金龙鱼、金贝电工、熊猫电线。1.远东电缆公司前

电缆25到150规格型号(3x150十1x70铜芯电缆价格)

电缆25到150规格型号(3x150十1x70铜芯电缆价格)

电缆25到150规格型号电缆规格型号介绍25~150电缆是指用于传输电力、信号等的绝缘电线。室内或室外。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电缆有多种规格,其中25~150是常用的规格范围。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本文链接:https://www.tiankang2022.com/post/bpitdg7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