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公式有哪些
1、定义:R=baiU/I。(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2、定义:R=ρL/S。
(ρ表示电阻器的电阻率由其自身特性决定,L表示电阻器的长度,S表示电阻器的截面积。
)3、串联电阻:R=R1+R2+R3+。
..+Rn。
(R1 Rn代表n个电阻,阻值根据自身特性确定。
)4、并联电阻:1/R=1/R1+1/R2+1/R3+ +1/Rn。
(R1…Rn代表n个电阻,阻值根据自身特性确定。
)5、功率相关公式:R=U2/P;(U为电压,I为电流,P为功率)6、电能(电热)相关公式:R=U2t/W;(U为电压,I为电流,t为时间,W为电热)
电阻公式是什么,含义
定义公式:R=U/I电阻等于电阻器两端的电压除以流过电阻器的电流。测定公式:电阻R=ρL/SR、截面积S、长度L、电阻率ρ(如有)。
如果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追问。
如果满意,请评分并“接受为最佳答案”。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我的头像向我寻求帮助。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希望你能理解。
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祝我学业进步。
电阻的定义式?
R=ρL/S(R电阻,S横截面积,L长度,ρ电阻率)
扩展您的知识:
电阻率(电阻率)用于各种表达式。
它是表示材料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由特定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称为该材料在室温(20℃)下的电阻率。
当温度一定时,有公式:R=ρl/s。
其中ρ是电阻率,l是材料的长度,s是面积。
可见,材料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面积成反比。
由上式可知,电阻率的定义为ρ=Rs/l。
电阻率ρ不仅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在很小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线性变化。
即,ρ=ρo(1+at)。
式中,t为温度,单位为摄氏度,ρo为0℃时的电阻率,a为电阻率温度系数。
由于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所以某些电气产品的电阻必须用物理状态来描述。
例如220V-1OO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为484Ω,不通电时约为40Ω。
电阻率和电阻是不同的概念。
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干扰的性质,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干扰的性质。
常用金属导体20℃时材料电阻率(Ωm)(1)为1.65×10-8|(2)铜1.75×10-8|0-8(4)钨5.48×10-8左右向上向前中中上4×10-7 (8)汞9.6×10-7
(9)康铜5.0×10-7 (10)镍铬合金1.0×10-6(11)铁铬-铝合金1.4×10-6:
(12)铝镍铁合金1.6×10-6 (13)石墨(8~13)×10-6
电阻的定义式
电阻的定义如下:
电阻的定义为R=U/I(电压与电流之比),其行列式为R=ρl/S(电阻定律)。
导体的电阻R与其长度L和电阻ρ成正比,与其截面积S成反比。
这个定律称为电阻定律,其公式为R=ρL/S,其中ρ为制成电阻器的材料的电阻值,L为电阻器中缠绕的导线的长度,S为电阻器中缠绕的导线的截面积,R为电阻值。
1.电阻ρ不仅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在温度变化较小的范围内,所有金属的电阻率几乎随温度呈线性变化,即ρ=ρo(1+at)。
式中,t为摄氏度温度,ρo为0℃时的电阻,a为电阻温度系数。
⒉由于电阻随温度变化,因此某些电气设备的电阻必须根据其物理状态来解释。
例如220V-100W的灯泡,打开时灯丝的电阻为484欧姆,不打开时只有40欧姆左右。
⒊。
阻力和阻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阻是反映物质导电性能的性质,电阻率是反映物体对电流的抵抗力的性质。
电阻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电阻在数值上等于材料每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的电阻,其倒数是电导率。
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截面积等因素无关,它是导电材料本身的电性能,由导体材料决定,与温度有关。
电阻的SI单位是Ω·m,读作ohm·meter,简称ohm·meter。
常用的单位是“欧姆·厘米”。
电阻低的材料称为导体,常见的导体主要是金属,自然界中最好的导体是银。
其他不易导电的材料,如玻璃、橡胶等,电阻较高,一般称为绝缘体。
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如硅)称为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