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电桥实验报告
双臂电桥实验报告
电桥是用于测量电阻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基本原理是比较两个物体的电阻值,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他们。
其中双臂桥是比较常见的桥型,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
以下是我们的两臂桥实验的报告。
实验设备及方法
本实验所用设备包括双臂电桥、标准电阻箱、待测电阻、六分仪、电线、电源。
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1. 在电桥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电源,调节电源使输出稳定。
2. 将标准电阻盒和待测电阻连接到电桥的两条对角线上。
连接方法与桥原理图一致。
3. 将六分仪置于琴桥中央后,轻轻转动琴桥滑线,确保琴桥平衡。
4. 记录桥的六分仪读数。
5. 使用标准电阻盒调节电桥两端的电阻值,使电桥恢复平衡状态。
此时,记录电阻值。
6. 换一组不同的电阻进行测量,重复步骤1到5即可得到电阻的阻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测试了两种不同的电阻,实验结果如下:
对于第一个电阻:
电桥六分仪读数:37.5
最近平衡电阻值:850(标准电阻盒设置)
计算电阻价值: R1=(R1+R2 )* R3/ R4=850.5
对于第二个电阻:
电桥六分仪读数:59.5
最近的平衡电阻值:1792 (标准电阻框设置)
电阻值计算: R2=(R1+R2)*R3/R4=1792.2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得到了两个电阻的阻值。
不过,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电源电压随时间变化,需要不断调整以保持稳定的输出电压。
2. 电桥的精确定位(满足六分仪的精度要求)需要用电桥上配套的电位器反复调整六分仪的角度。
3. 由于电桥不平衡,且待测电阻未完全放电后接入,电桥工作在不平衡状态,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
注意被测电阻的放电时间。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电桥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对双臂电桥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电桥,并经历了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以后的实验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电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电奠定了基础。
惠更斯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惠更斯电桥电阻测量实验报告如下:
1. 实验目的
掌握电桥电阻测量原理和方法。
了解减少电阻测量误差的一般方法。
2. 实验原理
检流计G连接在B和D之间,所谓电桥是指对角线BD,其作用是连接电桥的两个端点。
直接比较潜力。
当B点和D点电位相等时,检流计中没有电流流过,电桥达到平衡。
此时:R2/R1=Rx/R3,即*Rx=(R2/R1)R3。
如果R1.R2.R3惠斯通电桥电路有四个电阻R1.R2.R3.Rx连接成一个四边形,则每边称为电桥的一个臂,对角线A和C 加上电源E,并且两条对角线已知,则可以根据上式计算出Rx。
桥式电路可以这样理解。
电源E.R2.Rx为分压电路,Rx上的电压为[Rx/(R1+R2)]·E,另外,E、R1、R3也是分压电路。
R3上的电压等于[R3/(R3+R1)]·E。
现在使用检流计比较Rx和R3的电压。
根据电流的方向,可以找出哪一个的电压更高。
当检流计指向零时,表示两个电压相等,由此推导出公式。
3. 实验仪器
线桥板、电阻箱、滑线变阻器、检流计、箱式惠斯登电桥、被测电阻、低压直流电源。
四. 实验及步骤
标准电阻Rn选择开关选择“单桥”位置; 工作模式开关选择“单桥”位置; 将功率选择开关选择在有效范围内;G开关选择“Connect”中的“G”;根据Rx的估算值,选择量倍率,设置R1R2和R3值,将位置值电阻Rx连接到Rx 端子(注意Rx端应连接到上短路片),打开仪器电源开关,面板指示灯亮。
建议选择一个 毫伏表作为仪器检流计,松开“存取”按钮,将测量范围设置为“2mV”,调节“调零”电位器,将数字显示设置为零,调零后,调入测量范围。
到200mV量程,按“连接”按钮,或者选择微安计作为检流计;粗平衡后,可以选择20mV块或。
2mV挡,微调R3,使电桥平衡;根据下式计算测量电阻值:Rx=(R2/R1)R3。
5. 错误分析
1. 检流计的灵敏度可能会导致意外误差增加。
2. 导线的电阻会使测量值过大或过小,这与电路中的电阻分布有关,是一个系统误差。
3. 被测电阻两端的接触电阻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4. 实验过程中周围电子设备的干扰。
5. 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6. 所选的R1和R2太小,会引起系统误差并增加灵敏度。
如何用电桥法测电表的内阻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打开电源。电源电压不宜过高,以免电流流过被测电流表。
当直流电流指示为0时,电桥平衡 如果直流电流不指示为0,则调节电阻盒R直至读数变为0,并记录电阻盒的读数,此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其他组件保持不变。
直流电流代表的数字将不再为0,继续调整微调电阻。
直到指示达到0时,电桥再次平衡,此时记录电阻盒读数。
电桥法的概念:采用比较方法测量不同量的仪器。
最简单的是由四个分支组成的电路。
每个分支称为桥臂。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个未知电阻的一条对角线连接到直流电源,另一条对角线连接到检流计。
可以通过调整每个已知电阻的值来平衡电桥,使得没有电流流过它。
急求!!!半偏法和电桥法测表头内阻,绘出相应的电路图并写出测量方案步骤。 谢谢……
1. 测量电表内阻的半偏置法
测量电表内阻的半偏置法是常用的内阻测量方法之一。
电表的电阻分为串联半偏型和并联半偏型。
这里主要介绍并行半部法。
采用并联半偏压法测量电表内阻的电路如图2.1.1所示。
图2.1.1 并联抗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
图2.1.1是采用并联抗偏法的电路偏置法。
偏置法假设电源电动势为: 将滑动变阻器调节到最大,打开和关闭,调整使微安表完全偏,然后关闭并调整使微安表半偏。
这时候有两件事: 可以得到等式:
开关断开时电路中的电流在哪里,开关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在哪里?
此时,由于微安表与电阻并联,流过微安表的电流如下。
(2.1.3)
解决方案:
(2.1.4)
>>方法错误:2.1.5)
(2.1.6)
如果
( 2.1.7) 电阻,测试即可 该电表的生产日期为2002年9月,生产厂家为永恒精密电表厂,编号为20904.11,等级为0.5,理论值约为。
微电流表编号 要测量20904.11的内阻,请使用半偏置方法。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如表2.1.1所示。
表2.1.1实验仪器及设备清单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
双通道直流稳压电源HY1711-31
开关2
微电流表C46-
0~50
1
旋转电阻盒ZX210-99999.9Ω
R0=(20±5)mΩ2
多线
>【实验数据】
表2.1.2电阻实测数据
4665046662466594669946685
657660658657656
666.4669.5667.4666.4663.5
9.49.59.49.49.3
其中
bsp;
这种方法会因整体电阻变化而导致电流变化,然后将其并联,从而导致测量误差。
方法误差:
方法误差是本实验采用半偏置法测量电表内阻的主要原因。
计算仪表的内阻,进而计算不确定度。
如果您尝试保持两次总电阻恒定,则不会出现方法错误。
2. 使用电桥法测量电表内阻
电桥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测量电表内阻的方法。
如图2.5.1所示,这是采用电桥法测量电表内阻的实验电路图。
由于电流表容量限制较小,因此串联电阻以保护电表免受过载影响。
当电桥平衡时,应具有:
测量用途广泛,可使用手臂进行测量仪表的内阻采用取几何平均值的方法测量。
如果第一侧测得的值为 ,更换手臂后测得的值为 ,则 (2.5.3)
图2.5.1 桥式内阻
实验中,测量了6月的内阻。
,生产厂家为永恒精密电表厂,编号为01105.7,级别为0.5,实验使用的范围为0~15,电表内阻理论值为2.9~21。
使用电桥法测量01105.7mA表的内阻。
实验所需设备见表2.5.1.1
表2.5.1.1实验设备及器材清单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
双直流稳压电源HY1711-31
毫安表C46-
0,1.5,3,7.5, 15
1
滑线可变电阻器BX7D-1/40.2A 4000Ω1
直流指针式检流计AC5 /21.5×10-6A/G1
滑线可变电阻器BX7D-1/50.5A 1400Ω1
旋转式 可变电阻盒ZX2 10-99999.9Ω
R0=(20±5)mΩ2
开关2
多线
【实验数据]
表2.5.1.2电阻测量数据及
456781216203035
6.87.98.89.810.715.219.122.532.438.3
2.82.92.82 .82.73.23.12.52.43.3
< 在该电路中,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仪表所测内阻的平均值为 。 实验数据表明,电桥法测量电流表内阻精度更高,电路也更简单。
当电阻盒的电阻值与电流表的内阻值大小相同时,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实际测量时,检流计需要加强保护电阻或采用分压电路作为电源,从一开始逐渐升高电压,以平衡电桥。
保护电阻也可以省略。